中新网武汉8月13日电 (刘浩 李伟)湖北省防办13日通报,根据《湖北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规定,经研究,省防办决定于当日14时启动抗旱四级应急响应。
7月7日出梅以来,受晴热高温影响,湖北省累计面平均降水量109毫米,比常年偏少5成,其中鄂西北、鄂西南、鄂东南偏少6-9成,全省46%的县(市、区)出现中等及以上气象干旱,25%达到重度及以上,襄阳襄州、武汉黄陂、十堰竹山、黄冈团凤等6个县(市、区)出现严重干旱,襄阳、荆门等13个市州的49个县市区因旱受灾。
据气象部门预测,8月底前湖北省晴热高温天气仍将持续,降水异常偏少,旱情快速蔓延,抗旱形势日趋严峻。目前,全省已有襄阳、宜昌、荆门、黄石、十堰、仙桃、潜江、神农架等8个地市启动抗旱应急响应。
湖北省防办要求,启动抗旱四级应急响应后,各地要高度重视,切实做好抗长旱、抗大旱的思想准备;要进一步加强滚动会商研判,精准制定抗旱措施;进一步加强监测预警,实时监测雨水工情、旱情、土壤墒情态势,因时因地实施分类指导;进一步挖掘调水、蓄水、引水、节水等各项措施,提供可靠水源支撑;进一步做好饮水困难群众和牲畜排查摸底,建立动态台账,统筹应急保供;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助力农民保产保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报送旱情信息和抗旱工作动态。(完)
中新网武汉8月12日电 (马芙蓉 高迅芝 刘庆忠)据湖北省气象局监测结果显示,12日16时26分,该省竹山站气温达到了44.3℃,刷新有气象记录以来湖北最高气温纪录(原纪录为1966年7月20日,竹山43.4℃)。
今年7月7日“出梅”以来,湖北持续晴热高温少雨天气。8月10日监测显示,该省共有55个县市区出现不同等级的干旱,干旱主要发生在鄂西北、鄂东南、鄂西南地区。其中房县、丹江口、谷城、通山、浠水5个县达干旱特旱等级,全省国土范围特旱发生面积约6.2%,重旱发生面积约16.1%,中旱发生面积21.0%,轻旱发生面积24.7%。
针对旱情,湖北省气象局将开展人工增雨。据介绍,中国气象局从辽宁调拨的国家高性能人工增雨作业飞机即将抵达湖北,支援湖北抗旱增雨。湖北另外租用的一架增雨作业飞机已停靠荆州沙市机场,该机的作业探测、通信和催化设备以及机载烟条催化剂已准备就绪。
目前,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值班人员正密切监测分析研判人工增雨作业条件,拟于8月15日至16日在湖北省中北部实施空地协同人工增雨作业;针对对流性局地性降水,将组织地面增雨作业,为解决干旱区域内人畜饮水、工农业生产和生态用水需求,保秋粮丰收提供坚实保障。(完)